第21章 021章

突然被提名的汉武帝瞪大双眼,等等?

帝王抬手,一脸认真掀起自己面前的旒,仔仔细细看着绘卷上的字幕。

“猪猪?”

后世之人怎么叫他猪猪?!

莫非是朕晚年做了什么昏庸之事?否则怎会以牲畜字眼称呼朕。

汉武帝蹙眉,他实在想不穿,自己这样优秀的十全十美的人,怎么会被叫做猪的??

与此同时霍去病正在叫奴仆倒上一碗烈酒来,奴仆不解,小声劝说将军。

“您眼下还在喝药,医师特意吩咐过,不许您饮酒。”

霍去病小伙子,脾性较大,他作势要踹那多嘴不听话的小厮,吓得人家赶紧去倒酒。

“不是我喝。”

霍去病抬眸望着绘卷中的影视形象,男儿有泪不轻弹,瞧见淮阴侯这般惨烈下场,比史书上描绘的要悲壮万分。

他总得祭一碗酒,以告韩信大将在天之灵。

少年将军心怀悲愤,伴随着绘卷中扮演韩信的演员上天怒哀,“飞鸟尽,良弓藏。狡兔死,走狗烹。”

其背景音乐烘托出的气氛更为催泪,九州方圆,不管是何时空,无一不为韩信掩面痛哭。

【生死一知己,存亡两妇人。】

【短短十个字概括了兵仙韩信的一生。】

【如果仅仅只是从战神的层面盘点,韩信自称第二,恐怕也很难有人敢称第一。尤其是他如同戏剧化般急转直下的人生,更是将他这一生的精彩程度拉到了顶峰。】

【无人不敬仰韩信,无人不遗憾兵仙。刘邦啊刘邦,你在决意杀掉韩信的这一瞬间,有没有想过当初韩信一篇汉中对直接把你从诸侯王拉到了楚汉争霸,十个月荡平中国北部,战胜了你从未战胜过的西楚霸王。你难道就真的没有一丝愧疚吗?甚至于在他死后,还要给他扣上谋反的帽子,让心怀士大夫精神的韩信背负千古骂名。】

【汉高祖刘邦,你是否问心有愧?】

伴随着绘卷中女子振聋发聩的质问,汉高祖刘邦终于从胸腔涌出一阵黑血。

萧何大惊失色,慌忙俯身,却看到了汉高祖眼角的那一滴鳄鱼的眼泪。

刘邦的手无力的垂下,他的身体逐渐变得发软,面如灰土。

“朕,不曾悔过。”

他喃喃自语,只有丞相萧何听到了刘邦的下一句话。

“但朕的确对不起他。”

韩信在九泉之下若能听到此言,也不知会作何感想。

刘邦为了大汉基业,为了自己那个柔弱扶不起来的太子刘盈,的确做了刽子手,做了世人唾弃的恶人。

可他是皇帝,他经历过战火纷飞,诸侯割据。倘若真的要守好大汉江山,诸侯王该杀!功高震主者该杀!昔日好兄弟更该杀!

他这一生对不起的人何止韩信,可一切为了大业都必须退居二线。

就像是当初刘邦可以毫不留情推下一双儿女时一样,他沉默着授意吕后除掉韩信的那一刻也同样没有丝毫犹豫。

汉高祖刘邦的确是个不折不扣的流氓,可萧何不得不承认,他是个好皇帝。

“陛下,好好歇息吧。”

萧何鼻头发酸,他和刘邦幼年相识,这么多年来风风雨雨一同度过,纵然先前有再多政见不合的地方,眼下也皆成了云烟。

“萧何,你我二人。”

刘邦紧紧握着萧何的手,垂暮之年的帝王唇边勾勒出一丝苦笑。

“还是当初在沛县时最好,最……”

他没能说出后面的话,汉高祖刘邦病逝于长安,在杀掉淮阴侯韩信的一年后。

剩下的话,在黄泉彼岸,说不定刘邦会和韩信解释清楚。

丞相萧何胸口仿若坠了千金石一般,他想要叫出声,却发觉嗓子哑的没有法子。

他下意识去扶刘邦,摸到他已经年迈的手掌,回忆起二人当初在沛县插科打诨的青春,这位一人之下的丞相竟也忍不住落下眼泪。

这世间一切都是会散的,行至暮年,不管是仇人还是好友,终归只会化作一捧黄土。

阴谋,阳谋,刀光,剑影,所有的一切都落下了序幕。

萧何捶着胸口,痛哭流涕。

外面吕后却已然急匆匆赶来,张罗起了汉高祖的葬礼。

“丞相,请先起来吧,大汉和盈儿往后都还要靠着您。”

吕后将萧何扶起,这女人眼中没有伤感,只有一种即将大权在握的喜悦。

在权力这条路上,总有不断前仆后继涌上来的人,永远不会有终点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黎酥酥整理好情绪,拿纸巾擦去眼泪。她适才解说的过于激烈了些,也不知道刘邦的粉丝听到了会不会辱骂她。

不过也不重要,毕竟韩信是她偶像,为自己的偶像叫叫冤屈又没什么不对的。

她平复完心情之后,继续开始下一个盘点。

【韩信的故事我们说完了,接下来是第三个提名,杀神白起。】

【白起,又称为公孙起,生于战国年代,辅佐于秦昭襄王,也就是始皇嬴政的曾祖父。他的称号有很多,杀神,人屠,武安君。从称呼就可以看出来吧,这位我都不敢叫哥,直接称爷,杀人狂魔白起爷。】

【之所以要叫白起杀神,是因为在战国时期他杀的人最多,在白起这里,降卒不存在的,打赢了就是全歼,通通杀完,寸草不生。令人闻风丧胆。并且此人征战三十七年,可以说是超长待机,打这么多年的战未尝败绩,恐怖如斯。】

【他攻城七十多座,歼灭了将近百万的敌军,要知道整个战国时代因为战争死掉的人只有两百万,这位爷杀了一半。

他让所有除秦民以外的人谈之色变,被誉为战国时代第一战神。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杀神白起,屠戮的一生。】

说到白起,嬴政的精神重新好了起来,只不过他仍旧有些担忧。

“怎么都第三个了还没到王翦?”

此时此刻的王翦仍旧还在镇守南百越,老将勤勤恳恳替大秦做事,始皇帝这种好领导当然希望给手下整个荣誉奖了。

“父皇不必担心,儿臣猜测下一个就是王翦。”

胡亥见缝插针吹捧,却被嬴政瞪了一眼。

“你是晚辈,怎可直呼姓名?”

“儿臣知错,是王将军,儿臣一直口快。”

胡亥也不知今日是怎么了,自己不管说什么都要挨批评,出门时也没人告诉通知他父皇今日不高兴啊。

“你若真心爱戴王翦,就不会说错。滚下去,朕看见你来气。”

嬴政挥袖,眼不见心不烦。

念在是亲生的,他暂且忍耐,若真的被绘卷透露出毁掉大秦的秦二世是胡亥,他一定把他腿打断。

【白起这个人呢,同穰侯魏冉交好。于是在秦昭襄王打算东出之时,魏冉对秦昭襄王举荐了白起。】

【白起早年比韩信还是要幸运一点,因为秦昭襄王是英明的君主,他在承袭商鞅之法的同时,彻底推行了军功爵制,大胆任用有才能的平民。】

【白起有了上升渠道,很快就得到了昭襄王的赏识。】

【在秦昭襄王十三年,白起得到了第一次立威扬名的机会。昭襄王也就是语文课中的大反派,那个什么完璧归赵咯,秦王击鼓咯都是他本人。这一年昭襄王决定攻打韩国,起先任用向寿,后来改成了白起。】

【秦昭襄王的这个决定,成就了白起的新秀,在韩国新城,杀神一战成名。】

【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,因为第二年,白起再次率领秦军东出。当时韩魏两国合盟守在崤函,也就是崤山和函谷关的合称。韩魏联军的目的是阻止秦国东出,对秦国历史有些许了解的观众应该都知道,秦国在惠文王那一代就计划要东出了,毕竟秦国当时地处西北,贫瘠干旱。他们早就对肥沃的中原地区虎视眈眈。】

【可三晋这种老牌中原贵族,当然不会让秦国这种偏僻地方的乡巴佬东出分一杯羹。老秦人为了打开函谷关,费了不少心思。好在他们迎来了白起。】

【白起和韩魏联军会战于伊阙,白起知道你韩魏联军必定人心不齐,所以采用了先弱后强的打法,通俗点来说就是,先打小弟。】

【魏国兵力较弱,所以白起先用小部分兵力牵扯住韩国的注意力,拿主力先去打魏国。魏国当然打不赢直接溃散,此时此刻的韩国也因为侧翼魏军溃散导致防守不足,遭到了秦军的夹击。】

【联军联军,好的时候是一家人,一旦战况出现一点披露,必定不战而分崩离析。】

【韩魏两国都只顾着逃命,白起乘胜追击,追着敌人打。他只信奉一个原则,那就是只有真正消灭了敌方的有生力量才是真正的打赢了。更何况此时此刻的秦国,为了鼓励士兵,昭襄王大力推广军功制。战场上敌人的耳朵就是秦国士兵的金银,就是他们的奔头。】

【有白起这样爱好杀戮的战神带领,又有军功钱帛的诱惑,换你上你能不死命杀吗?】

【这一战,白起把韩魏两国的二十四万人全部杀完了,一个都没剩。同时攻陷了五座城池,几乎把韩魏两国所有的精锐和多年积蓄的人才,都杀没了。】

【消息传到秦都,哪怕是昭襄王都吃了一惊。这位刚被举荐上左庶长的白起,不过是第二次率领大军,就能够尽数歼灭韩魏两国的所有精锐?

大秦气运果真旺盛至此?ssr又来啦!】

有时候国运这种东西还真不好说,杀神白起面对眼前成山成海的尸骨,手中的刀还紧紧握着。

他貌似并没有杀痛快,二十四万人而已,不过只是一个开始罢了。

白起仰头看向绘卷,面色从容。

听到绘卷中称赞自己为人屠,白起欣然接受。

战国诸侯割据,白起就生在这个兵戈铁马民不聊生的年代。对比起普通人惧怕鲜血和死亡,白起从小就对打仗和杀人这两件事充满着浓厚的兴趣。

他不仅仅是个嗜血的莽夫,更享受着在战场上将敌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快乐。

譬如适才的韩魏联军,他们一边跑一边痛苦的哀嚎,实在是极其美妙。

秦昭襄王直接将白起官职升至国尉。短短一年时间,白起已经成为了秦国炙手可热的君王宠臣。

只不过这些玩意白起没什么兴趣,在韩魏两地割地求和之后,他仍旧不满足,继续领兵渡过黄河。

【白起是一个无情的战争机器,从史料上记载的来看,此人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。韩魏两地都被揍得鼻青脸肿了,他仍旧果断渡过黄河,疯狂收割了韩国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。】

【史书上对白起打仗的记载很简单,因为他几乎都是降维打击……我可以想象得到当时秦昭襄王的心情,战报来了,韩国多少多少座城池拿下了,魏国多少多少座城池拿下了,赵国多少多少座城池拿下了。】

【这玩意就像是你抽卡抽到了一个全自动的过关外挂,秦昭襄王当时该有多爽啊??我真的很好奇。】

【那个时候秦昭襄王唯一的烦恼不是打不过,是家里有点穷,没那么多钱支持白起打仗。】

秦昭襄王仰头看绘卷,不由开口。

“确实,寡人不是一般的爽,每天安寝都能因战报笑醒。”

“这后世之人倒是极其有趣,若寡人能赏,定当赏百金封千户。”

“只要她能把这个绘卷送给寡人玩一玩。”

秦昭襄王此人,野心勃勃,不仅看到和氏璧喜欢,看到绘卷也很欣赏。

只可惜这玩意只能看不能摸,注定没法子给他把玩一二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