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章 013章

【诸将易得耳。至如信者,国士无双。王必欲长王汉中,无所事信;必欲争天下,非信无所与计事者。顾王策安所决耳。】

【刘邦一听这话,立马就来精神了。他说,我当然不仅仅只想做汉中王了,你说韩信真的这么厉害?真的能帮我争天下?】

【萧何非常肯定。刘邦就说,中国人不骗中国人,我信你一回,先让他做将军吧。】

【哪里想到萧何居然不答应,说韩信瞧不上你这区区将军的职位,他肯定还是要跑的。】

这些话同当时所说无异,刘邦低眸,竟笑出了声。

没有想到啊,实在没有想到,他们当初的对话竟真的流传到了后世,被后世之人一字一句的学习和研读。

【刘邦可不高兴了,毕竟韩信先前并没有做出什么成就,现在居然还这样摆谱。可萧何却坚持一定要重用他,没办法,刘邦作为老板,还是很信任萧何这种猎头的。

既然萧何举荐,刘邦就点了头,说愿意拜韩信为大将。】

【萧何还说,韩信这个人自傲,若要拜将,需得斋戒设坛,诚心诚意的将人请回来。刘邦只得老老实实的听话,韩信这才终于如愿以偿,得到了一展拳脚的机会。】

淮河水边,此时此刻正欲投奔项梁的韩信已经调转了方向。

他知道,能够看到绘卷的人不止是他一个。天下惜才者恐怕都要寻他,韩信的人生因为绘卷改变,而他要做的就是静静等待。

在看到自己的结局之前,韩信不会轻易草率的做出决定。

这一次,他不会再像后世记载的那样颠沛流离,郁郁不得志了。被汉高祖坑杀的结局,自然也会就此改写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秦宫,嬴政的人已经找到了那项梁,还有陈胜吴广。

三人冤枉,被五花大绑扔在始皇脚边,伤痕累累,看上去像是受过极刑。

即便始皇并不曾下令惩治,可他的士兵还是没能控制住手底的长鞭。

“你们缘何想要谋反?”

三人咬着后槽牙,秦国扫六合,眼下他们各国死在秦国铁骑之下的人还尸骨未寒,如今始皇竟问他们日后为何谋反?

他们没说话,可眼神却已经说明了一切。

大秦律法严苛,徭役更是极为繁重,你秦始皇杀了多少人才坐上的这个位置,脚下又踩着多少人的尸骨,心里难道没有数?

面对他们如野狗一般怨恨却又不敢反抗的眼神,嬴政只是淡淡一笑。

“朕为天下计,你们却为了自己。”

在嬴政心中,秦法严苛能够更好治理国家,徭役也是因为有些基业他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完成,否则一旦他出了事,没有人担得起。

至于什么六国的仇恨?嬴政就更不在乎了,中原分裂已久,再不大一统,日后想要强国抵御外敌便是痴人说梦。

他不觉得自己有错,谋反之人,应当杀无赦。

至于绘卷中提到的项羽,刘邦二人,不是领头之人,暂可免除死罪。

韩信嘛,先看看绘卷中他多有能耐,再决定要不要任用,毕竟如今韩信的年纪应当还不算大。

【韩信官拜大将之后,一开始就诞生了一篇极其有军事价值的军事论著,《汉中对》】

【要么说人家的确是有真本事的呢,一开始刘邦对韩信的态度是比较暧昧的,他信韩信纯粹只是因为相信萧何。但汉中对后,刘邦那就直接转暧昧为热恋了。】

【汉中对全文比较长,我概括一下,他先问刘邦知不知道自己的敌人是项羽?刘邦说那当然知道啦。

随即韩信就把项羽一顿好骂,骂的刘邦心里头极其的舒坦,最关键的是韩信骂的有理有据,且都是事实。项羽此人武力值满分,但脾气暴躁易怒,不能选贤用能,简单来说就是不会带团队自己干到死的典型。】

【而大王你呢,虽然个人能力比不上项羽,但你只要会用人才,就一定比他强。】

【刘邦一听,这小子能处,说的多有道理。随即立马问韩信,咱们下一步怎么办。】

【还定三秦,韩信说的刘邦分外激动。什么叫做还定三秦呢?此处有一个历史背景,那就是在项羽起义后,原本的秦将章邯、董翳、司马欣这三个人被项羽打得投降,率领部队都投入了项羽的怀抱。

只可惜项羽这个人不讲武德,人家都高高举白旗了,他还不满足,仍旧坑杀降卒二十余万人。故而这三个将领领土内的秦朝百姓对他们和项羽皆是深恶痛绝。】

始皇蹙眉,将这三个人的名字记录在死亡花名册上。

大秦竟有这样离谱的将领,秦二世便战乱四起,听绘卷中的意思,这个叫刘邦的似乎还成了后面的皇帝。

这就算了,居然还被这个项羽坑杀了二十万百姓。

嬴政突然觉得头疼,朕需要缓一缓。

先前吹嘘大秦独占三千的史官们听到大秦百姓被杀了二十多万,险些从自家温暖的床榻上掉下来。

他们瞪大双眼,吾命休矣!!

事实证明,在绘卷说完全部历史之前,谁都不要立flag,否则打脸真的很疼。

【韩信对刘邦提议,请刘邦对三秦的百姓施行仁策。入关之后,秋毫不犯,废除秦朝的严苛厉法,和秦人约法三章,表示自己一定会做一个爱民的仁君。只要把这个意思传达下去,再加上您先前就已经是关中的诸侯王了,这样一来只要你起兵进犯,百姓们只会夹道欢迎。】

嬴政拿手扶额,长长叹出一口气,废除秦法这四个字如同钢针狠狠扎进了他的心里。

废除秦法,会让大秦子民如此高兴吗?

大秦二世究竟做了什么?

始皇嬴政素来看问题抓本质,后世继承者不行,才会导致战乱和起义。

百姓不爱戴秦君,故而才给了造反之人有机可趁。

“把朕的儿子们都叫来,朕倒是要好好看一看。”

这个二世,到底是哪个草包玩意?

“是。”

公子扶苏,来的最早,其次便是他的弟弟胡亥。

再往后站着公子高、公子将闾。

四人仪表堂堂,除却胡亥之外,其余三位全温和有礼,面色严肃谨慎。

唯有胡亥,仍旧笑着拱手。

始皇也不知怎的,突然怒火上了胸口,随手拿起竹简狠狠砸向胡亥。

胡亥来不及躲闪,被砸中后也不敢反驳,扑通跪倒在地。

“父皇因何生气。”

怎么说呢,一种直觉,毕竟其他三个看起来就不像是祸国殃民的主。

“你给朕跪好,其余三人赐座。”

始皇恨铁不成钢般扫了胡亥一眼,随即继续抬眸看向绘卷。

【韩信这个对策实实切切说到了刘邦的心坎上,也给刘邦往后的发展指出了一条明路。

此人能处,不仅理论牛逼,领兵作战也强悍的一匹。刘邦很快就意识到了韩信有多么的宝藏。】